Wednesday, July 7, 2010

鮑維均博士論馬利亞

鮑維均博士於「可圈可點」網站上的一篇訪問文章中討論馬利亞(http://www.upwill.org/article/4564mary.html),我在那網頁上作了回應,不知會否刋出,現轉載於此:

鮑博士提出的結論--馬利亞的最大福氣是信耶穌--從路11:27-28看,的確是駁不倒的。問題是鮑博士也提到的第一個福(生耶穌的福),最後去了那裡?不就給悄悄抹殺掉了?當馬利亞說「從今以後,萬代要稱我為有福」,這福當然是指第一福了(否則我們所有信主之人也要被萬代稱為有福了),這如果也不足以顯示馬利亞在一定意義上的「超然」地位,要甚麼才足夠呢?另有兩點是必需留意的:
1. 耶穌嬰童福音書(Infancy gospels)其實不指一本,卻無一被天主教視為新約正典;它們屬「偽經」(pseudepigraphos) 而非次經 (deutero-canonical books),固它們並非天主教對馬利亞看法的教義根據。
2. 對馬利亞問題的思考,必需與對「聖徒相通」這教義的思考一起進行。如果天主教(及東正教)對聖徒相通的看法是對的話 (即我們可以禮敬已離世的聖徒並請他們為我們代求),以馬利亞的身份,她當然也應該獲得天主教所給與的尊崇;相反,如果天主教對聖徒相通的看法根本是錯的,馬利亞的問題便無須討論了。
最後,想推介東正教對馬利亞的看法--基本上,他們對馬利亞的態度是較持平的(例如不信聖母無原罪等)。大家可參考東正教神學家Thomas Hopko神父的講座:
http://ancientfaith.com/specials/hopko_lectures/who_is_the_theotokos_part_1-1

Wednesday, June 30, 2010

黃國堯牧師與基恩之家


聽過MyRadio「女人話事」節目中對基恩之家黃國堯牧師的訪問http://www.hkreporter.com/myradio/channel_list.php?channelid=17,感觸良多。黃牧師最初為宣道會牧師,曾因批評明光社而備受壓力。後來輾轉成為基恩之家的牧師,專事牧養"LGTB"信徒群體。此中的心路歷程與體會,黃牧師在訪問中都有一一交代。

即使是一位對同性戀行為持反對意見的保守派信徒,相信也應該可以從這訪問中有所反省、學習。對話當中,黃牧師對福音派教會最大的批評,是他們大都重沒有嘗試真正了解同性戀人士的生活、心態、與內心掙扎,我認為這批判很中的:我就曾聽過在講檀上牧師對同性戀行為成因提出怪異的解釋,又說今天社會上已沒有歧視、欺凌同性戀人士等。隨意批評自己所不認識的東西,本就是很愚蠢的行為;加上這是從主流力量對弱勢羣體的恣意謾罵,這不就自動成為了一種無理的打壓?我不認為所有的信徒都必需接納同性戀的行為, 但不知就裡便隨意加入批評同性戀者的人,他們還有權逃避「歧視者」的稱號嗎?

但黃牧師的言論中也有令我擔心的地方--當他說到[大意]他後來發現並擁抱了對聖經及信仰比較「自由派」的睇法時,我會問--自由主義是保守主意想求變時的唯一出路嗎?不!其實,神學上的「自由主義」(liberalism),是一個有鮮明性格的神學傳統,隨便將「開明主意」等同,期實是不對的;即便黃牧師不過在談一種廣義的「自由主義」,我仍害怕這是在將各種的神學立場放在一線性的光譜(linear spectrum)上理解,一端為開放,一端為保守--這種對神學的理解方式,本身是很狹隘的啊!如果信徒願意更接納同性戀者(不論這是甚麼意義、程度上的接納),我希望這不是基於他們線性地走向開放了,而是因為他們對信仰、真理、道德真有了更新的、更確切的理解。自由主義不應是是保守主意的唯一出路!